中外著名景点介绍.网址

景区介绍

通古尔恐龙墓地,距离二连浩特市区约10公里,是一片荒凉的不毛之地,因为这里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而闻名,现在这里已经建立了白垩纪恐龙地质公园。公园目前没有直达的公共交通,游客可以在二连浩特市区包车前往。这里特别适合带着小朋友前来游玩,是一个不错的科普景点。

距今7000万年前,通古尔地区曾经树木葱郁、湖泊广布,是一个爬行动物的王国。随着地球的剧烈变迁,在这里生存了一两千万年的恐龙和许多爬行动物灭绝了,这里便成了世界著名的动物化石宝库。如今,当你来到景区大门,两条万龙雕塑映入眼帘,公园内建有恐龙化石原地埋藏馆、恐龙科普馆、矿物质晶体馆等。

游客可以在园中观看到二连浩特地区的恐龙化石和各个时期哺乳动物化石,公园露天还有很多仿真的恐龙模型,在每一个恐龙的展列区域都有相应的文字介绍,以及地表岩层的剖面图。场馆内很好的还原了远古恐龙生活的场景,还生动的地向游客展示恐龙的发掘过程。

地质景观

二连浩特恐龙化石景区

二连浩特白垩纪恐龙化石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就闻名于世,丰富的恐龙化石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古生物专家来考察、挖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多有著书立说。时至今日,全世界的古生物专家们对这一地区恐龙化石的研究和兴趣长盛不衰,参观、考察者络绎不绝。

本区恐龙化石的数量之多、种属之齐全实属罕见,除世界各地所有的种属以外,还有很多是本区所特有的种属,它们为晚白垩世亚洲特有的生物群,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一直为专业的恐龙专家们所瞩目。恐龙化石主要分布在三个地区,即二连盐池周边的二连组地层中,边防公路东、西两侧和距二连浩特市东27公里的苏尼特左旗赛罕高毕苏木一带的白垩系二连组地层中。

到目前为止,本区发现的恐龙化石十余个种属,包括蜥脚类、兽脚类、鸟脚类。以植食性种类属多,包括蜥臀目、鸟臀目和镰刀龙目。主要代表属种为二大型蜥脚类、古似鸟龙、似鸡龙、阿莱龙、鹰龙、姜氏巴克龙、锡林郭勒计尔摩龙、甲龙、杨氏内蒙古龙、美掌二连龙等。

恐龙蛋化石是本景区的另一个引人感兴趣的古生物化石,因其不易保存,所以数量有限、物以稀为贵,一睹恐龙蛋化石的真面目,实属难得。有人为一已私利不惜身家性命,倒卖恐龙化石被铛锒入狱者,大有人在,可见其珍贵。

二连浩特哺乳动物化石分景区

二连浩特内除存在有大量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恐龙化石外,哺乳动物化石的大量出现,也引起了广大古生物地质专家、考古学家和地学爱好者的浓厚兴趣。这里的哺乳动物化石保存在二连组之上的新生代古近纪地层之中,地层的岩性为灰白、桔黄、铁锈色砂砾岩、粗砂岩、灰绿色、棕红色薄层泥岩。目前采集到的哺乳动物化石有大角雷兽、两栖犀、巨犀、付巨犀等。

哺乳动物化石的出现,说明进入新生代生物已经进化到一个相当高的阶段、它对研究生物进化乃至人类的出现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反映出当时气候曾经有过温暖潮湿历史时期,它对哺乳动物的栖息和繁衍,提供了丰盛的食物和优越的生活环境。它的存在,也为研究蒙古高原环境变迁及蒙古高原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哺乳动物化石的保存和最终出土,是大自然赐给人类又一珍贵礼物,是“二连人”的幸运。旅游者在欣赏草原美景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光顾这一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哺乳动物群。

石林、石墙、石丘景区

宝德尔朝鲁花岗岩地貌(石林、石墙、石丘)景区

宝德尔朝鲁花岗岩地貌景观区,位于二连浩特市东北198公里的达来苏木境内,面积约40平方公里。这里风光秀丽、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景色诱人。更有那造型奇特天然石林,犹如出自能工巧匠之手,置身于其中,你不仅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大自然的神奇。

神奇,的确是神奇!距今2.5亿年以前,这里曾发生过惊天动地大变化。这个时期,在二连至贺根山一带还是汪洋大海,即中亚——蒙古大洋,大洋板块沿着二连——贺根山俯冲带向北部西伯利亚大陆板块之下俯冲,下插的大洋板块与高温的上地幔物质熔融混合形成大量的酸性岩浆。这些岩浆逐渐沿着地壳的薄弱部位上涌,在接近地壳表层时,温度逐渐下降,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这些岩浆开始冷却结晶。一些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按着自身所需要的化学元素结晶成为一个个漂亮的晶体。这些晶体又按着一定的方式组合成现今我们所见到坚硬的岩石——花岗岩。花岗岩在结晶固结的过程中,由于受外界环境的制约,自身又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节理(即裂隙),有水平的节理,垂直的节理和倾斜的节理。伴随地壳的上升,花岗岩终于由地下上升到地表,露出其庐山真面貌。此后,在长时期外力作用下,如风吹雨打日晒等物理作用, 形成了目前我们所见到的造型奇特的各种姿态,它们象哲人深思、雄鹰栖息、似群龟蠕动、猎犬捕食、青蛙觅食、骆驼小栖;还有那漂亮的石蘑菇,能看不能吃;像不倒翁般的摇摆石能摇不能倒,令人叫绝。更有那书页状岩墙如万卷丛书,像群山一样重重叠叠、连绵不断,难怪古代诗人曾发出书山的感叹,这是大自然的杰作,书里记载了近2.5亿年来的沧海变桑田的历史,其中的奥妙和学问足以让人们世世代代的研究下去。

据初步研究,这里的花岗岩形成于距今2.5亿个的二叠纪。岩石的地质学名称为肉红色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其SiO2含量的66%,具有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有长石、石英和少量黑云母组成。形成花岗岩这种奇特的地貌景观主要是由于花岗岩本身发育的三组节理的缘故。水平节理造成一层层岩石叠置,既象一块块状如饼子的石头堆砌而成,又象一本本书籍和文件等待人们去研究、去整理。在垂直节理发育的地段,花岗岩又被切割成一根根间隔数米的石柱,时大时小,时高时低,错落有致,既给人们险峰挺拔之感,又显示出其婀娜多姿之妙。此情此景,使人不得不折服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

自然景观

气候

二连浩特市地处内蒙古高原中部,阴山山脉以北的层状高原区,地势较为平坦,由西南向北东缓缓倾斜,赛乌苏东南的“那仁绍荣”、“哈日陶勒盖”为最高,海拔1016米,在二连浩特街区附近的布郎音推饶木南架子山为次高,海拔964.3米,额仁淖尔为最低,海拔896米。市区位于二连浩特沉积带西缘,基本轮廓奠定于第四纪。土质以淡棕钙土夹沙砾土为主。区内有零星洼地,季节性积水。二连浩特远离海洋,受蒙古高气压影响,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干旱荒漠草原气候。无工业污染,空气清新,多晴少云。夏季短暂炎热,秋季天高气爽,冬季漫长寒冷,常年干旱多风,全年盛行西北风及西南风,春季风较大。年平均气温3.4℃左右,气温年较差80℃左右,日较差20℃左右。素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年平均降水量为14.22毫米,蒸发量为2695毫米,是降水量的17倍,年平均无霜期为90120天,年平均采暖期为210左右。年平均风速17/秒左右,可满足中型风力机工作,是全国风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

土壤

本区土壤分为三种类型,即淡棕钙土、盐土和风砂土,淡棕钙土是二连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占总面积的95.9%。土壤养分状况:表层有机质平均为0.84%,全氮0.07%,全磷0.02%,全钾2.80%,速效磷4.27ppm,速效钾314.25ppmPH8.15,代换量9.2289毫克当量/100克土。

植被白刺

本区处在干旱草原向荒漠草原过渡地带,植被类型以荒漠化草原植被和草原荒漠植被为主。此外,呈非地带性分布的有湖盆低地盐生草甸、草场以及沙地植被草场和人工植被。优势植物和建群植物主要有戈壁针茅、艾蒿、无茫隐子草、冷蒿、沙生冰草、沙蒿、多根葱等。草群高度520厘米,复盖度815%

经过初步调查,二连地区共有野生维管植物36科,117属,206种。其中裸子植物仅有草麻黄(Ephedra sinica)一种,其余均为被子植物。含10种以上的科仅有4个科,分别是菊科、藜科、禾本科和豆科,共计59属,116种,占全部属的50.4%,全部种的56.3%。含5~9种的科有6个科,分别是十字花科(Cruciferae)(2属,7种)、蔷薇科(Rosaceae)(3属,7种)、唇形科(Labiatae)(6属,7种)、百合科(Liliaceae)(3属,7种)、石竹科(Caryophyllaceae)(3属,6种)、蓼科(Polygonaceae)(3属,5种),共计20属,39种,占总属数的17.1%,总种数的18.9%。其余的26科,所含种数均在4种(包括4种)以下,共含有38属,51种,分别占总属数的32.5%,总种数的24.8%。可见二连地区植物种类主要是集中在几个大科中,而且藜科植物种类较多,反映了干旱区的植物区系特征。

上述植物中有4种国家级珍稀植物和内蒙古自治区级的保护植物,分别是:

柄扁桃Prunus pedunculata(Pall.) Maxim. 灌木。在二连地区仅见于西部边境的石质山坡上。属内蒙古自治区三级保护植物。

阿拉善脓疮草Panzeria lanata(L.) Bunge var. alaschanica (Kupr.) Tschem. 多年生草本植物,见于二连西部沙质或覆沙质环境中。属内蒙古自治区三级保护植物。

蒙古莸Caryopteris mongholica Bunge小半灌木。分布于二连东北部石质坡地。为国家珍稀植物。

软叶紫菀木Asterothamnus molliusculusNovopokr. 半灌木。我国只分布于二连浩特盐池附近。为二连浩特当地特有种。

野生动物

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草场退化和人为捕猎较多等原因,草原上原有的狼、狐狸、獾、黄羊、哦猴羚等野生动物已灭绝或濒临灭绝。一些动物蒙古兔、草原鼠兔等危害农业、破坏草场,但毛、皮、肉尚可利用。

鸟类主要有:沙鸡、百灵、麻雀、野鸭、鹰、雁、灰鹤、雕,还曾经有过天鹅等珍稀鸟禽,绝大多数为食虫、食鼠益鸟。由于近几年来的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加大,一些濒临灭绝的珍稀鸟禽在草原上逐渐多了起来,它们的存在,为草原增添了亮丽的景色。

爬行类动物主要有蜥蝎、蛇等,它们都是草地害虫和老鼠的克星。

在本地区的野生动物中,狐狸、鹰、雕、天鹅、鸭、雁、黄羊、哦猴羚是世界濒危珍稀的重点保护动物,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都很高。

人文历史

洪格尔岩画群景区

洪格尔岩画群位于二连浩特北约150公里,方圆近10平方公里,现已列为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区。

岩画是古代游牧民族在岩石上敲凿出来的的图像,图象反映的内容有人物、山羊、牛、马、驴、猎犬、鹿、蜥蝎、等动物,有小羊在吃奶的场面。还有乐器、文字、符号、图腾等等。岩画内容反映了北方草原荒漠地带猎牧人的生活、生产、宗教信仰、原始思维、生命意识等各方面的历史概貌。岩画大多敲凿在一种深灰色板岩上面,这种岩石由于受地质构造作用,产生了一组非常平直光滑的切面。这个光滑面给古人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了难得的场所。岩画充分表现了古代游牧民族的智慧、文化和艺术创造力,表现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图腾的崇拜。一幅幅惟妙惟肖,形象逼真的精彩画面,将人们带到了神秘而悠久的远古。

岩画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极其珍贵的艺术瑰宝,对于研究古代先人的生活,生产劳动方式具有极其珍贵的价值。

宝德尔朝鲁岩画群

位于二连北部达来苏木阿米都日嘎查,岩画群分布在32平方公里宝德尔朝鲁岩画 的条带山脉中。主要以凿刻与线划两种手法制作,经内蒙古考古研究所盖山森研究员岩画专家测定(1994.8)以突厥蒙、元中世纪及近现代作品为主、,青铜时代作品极少,但也不能排除在外。虽典型作品在这里不明显,但还是存在的。在制作水平上有一定的提高,主要是一些动物的岩画及奇怪的符号。近现代作品居多,方字真言便占三分之一以上。宝德尔岩画在制作水平上要比呼和朝鲁、巴兰图等有进一步的提高,但其数量不是很多,在近32平方公里的玄武岩上,仅仅分布不到百幅岩画作品。此外让人意外的是这里还有发现10余座古墓,从墓的排列及堆积物来看属于典型的石板墓。根据考古工作者初步鉴定该墓为突厥时代的产物,这一石板墓的发现,为岩画的存在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也为岩画时代提供了可靠的佐证。

总之,宝德尔朝鲁岩画的发现,为岩画事业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研究者认为宝德尔朝鲁岩画和洪格尔岩画不属一个时代,它的分布范围如此之大也是难得的杰作,宝德尔朝鲁岩画将为北方游牧民族的发展变化提供不可低估的研究价值。

查干敖包喇嘛庙景区

查干敖包庙位于二连浩特市东北满都拉图镇160公里,距中蒙边界以东10公里处。因靠近锡林查干敖包(蒙语谓丘陵的白岗),俗称查干敖包庙。为了保护庙宇不受破坏,内蒙古自治区列为重点保护单位,用蒙汉两种文字立碑牌以警示他人。该庙始建立于清朝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由清廷御赐蒙、藏、满、汉四种文体书写的福佑寺匾额,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之一。藏传佛教于公元7世纪至17世纪,从印度和中国内地传入西藏,并与西藏地区古老宗教融洽而成具有西藏地方特色的佛教,俗称喇嘛教。该教流传于中国的藏族、蒙古族、裕固族、纳西族等民族地区,主要属藏语,故亦称藏语系佛教。查干敖包庙在建庙时期是当时中蒙边境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

庙宇坐落于地势平坦宽阔的茫茫无垠的苏尼特大草原上,偶尔有微波起伏的丘陵以其舒展的线条优美的轮廓给人以美的享受,白色的羊群象天上的白云洒落人间,更有优闲自得的黄牛查干敖包喇嘛庙 点缀其间。加上灰瓦白墙红柱的查干敖包庙,不谨使人浮想联翩,似乎是到了人间仙境,或疑为海市蜃楼。

寺庙建筑气势雄伟、庄重肃穆、典雅美观,享有“草原故宫”的美称。走进殿院,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蒙藏四合大院,正面大殿分为两层,方80丈,上盖简瓦、瓦顶分两节,上为锥形,殿前檐下分列数根红色柱子,粗状挺立。正殿两侧有配殿,风格与主殿相近,左右对称。在正殿台阶的两旁,一对座狮分列左右。狮子为石刻、雕刻技术精湛、形象逼真。雄师蹄踏着一球,寓意狮子滚绣球。雌狮右蹄下抚着一只小狮子,即太狮、少狮。狮子是万兽之王,最高的灵兽,在此象征威镇四方,群兽慑服之意。传说释迦佛出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之吼云: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佛家认为:狮子是高贵而尊严的“灵兽”,有护法辟邪的作用。

进入正殿,到处雕梁画栋、金壁辉煌。正面有数尊佛像,佛像仪态端正,丰颐目秀,栩栩如生,炯炯有神的目光流露出对人间的关注和智慧的光芒。殿内竖有两根紫红色大柱子,柱子上雕有金灿灿的跤龙,形态逼真、令人生威。使人产生自身的渺小和微不足道的感觉。

庙宇常年香烟缭绕,香客不断。乐声、钟声、鼓声、诵经声不绝于耳。游客进庙看神,烧香拜佛、随喜功德、祈求菩萨保佑平安,长命百岁。

本庙历经了五代活佛,鼎盛时期有喇嘛数千人。九世班禅洛桑却吉尼玛(18831937年)活佛1932年曾在这里举行佛事活动,盛况空前。主要的佛事活动有每年正月初七至十五的祈愿法会;每年六月初七至十六日举行尼玛会;十月二十一日举行的灯展法会等。广阔的草原、神圣的佛庙、构成了一幅幽静、清新、圣洁的自然画面。

1968年,除福佑寺殿外,其余皆毁,现已部分修复,可以开展正常的佛事活动和供旅游者观光或进行学术研究等。

二连盐池景区

二连盐池位于二连浩特市东,也称二连盐湖,蒙古语称“额仁达布苏淖二连盐池尔湖”盐湖面积11.5平方公里,是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典型的盐湖矿床。这里常年无河流、盐矿纯度高、易开采,年开采量约4000吨,主要是白盐。虽然产量不大,但对解决当地农牧民生产、生活所需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在交通十分不方便的过去,显得尤为重要,外地商人用蒙古人喜欢饮用的茶叶来这里换取白盐,解决了牧民的用茶问题。这是大自然赐给苏尼特人最好的礼物。来这里观光,那碧波粼粼的湖面,那晶莹剔透的食盐晶体,一座堆积如山银白如雪的白盐,镜的湖面使人不觉得是置身于茫茫的草原之中,倒像是在洁白、晶莹的珠玉世界里徜徉,这时,定会使你感慨万千,为大自然的杰作和恩赐叫绝。

精品留言留言